服務熱線:0591-22850016 |
新聞分類
News center
|
我國兩化融合梯級明顯 呈現東高西低特點 |
||
作者:admin 來源:本站 發表時間:2013/2/20 8:54:57 點擊:2414
|
||
兩化融合是指電子信息技術廣泛應用到工業生產的各個環節,信息化成為工業企業經營管理的常規手段。信息化進程和工業化進程不再相互獨立進行,不再是單方的帶動和促進關系,而是兩者在技術、產品、管理等各個層面相互交融,彼此不可分割,并催生工業電子、工業軟件、工業信息服務業等新產業。兩化融合是工業化和信息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。 為科學衡量全國區域兩化融合發展水平,準確把握兩化融合發展規律,正確引導地方深入推進兩化融合,賽迪研究院選取2010年和2011年數據,使用具有多級指標的評估指標體系,采用綜合評分法,對全國31個省(直轄市、自治區)的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進行了評估。 區域發展水平顯著提升通過測算全國31個省份兩化融合發展總指數,將各省份兩化融合發展水平分為四個梯隊: 第一梯隊:兩化融合發展總指數在70以上。江蘇、上海、北京作為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領先地區,兩年均處于第一梯隊。山東兩化融合發展總指數2011年比2010年提高了9個點以上,由2010年的第二梯隊上升至2011年的第一梯隊。廣東、福建、浙江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提升較快,由2010年的第二梯隊上升至2011年的第一梯隊。 第二梯隊:兩化融合發展總指數在60~70之間。除陜西由第四梯隊上升至第二梯隊之外,其他成員均由2010年的第三梯隊上升至2011年的第二梯隊,其中,天津、河南、安徽2年的排名情況尤為穩定,湖北、湖南微有上升,黑龍江、重慶有較大波動。 第三梯隊:兩化融合發展總指數在50~60之間。除吉林仍然保持在第三梯隊之外,其余成員均由第四梯隊上升至第三梯隊,其中,四川、寧夏的排名均有上升,特別是寧夏,2011年兩化融合發展總指數比2010年提高了將近10個點,排名上升了3位;而廣西、新疆、河北、內蒙古的排名均下降了2位。 第四梯隊:兩化融合發展總指數在50以下。盡管各省份2011年兩化融合發展總指數均比2010年有所提高,但仍然低于全國平均水平(59.07),是我國兩化融合發展滯后的地區。其中,江西、海南、山西、云南、貴州2011年的排名均比2010年有所下降。 我國區域兩化融合發展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: 一是2011年比2010年區域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顯著提升。從時間上看,2011年,全國兩化融合發展總指數由2010年的52.73提高到了59.07,大部分省份兩化融合發展總指數均比2010年有5個點以上的上升幅度。從梯隊成員數量變化看,2011年第一梯隊成員數量由2010年的3名增加到7名,第二梯隊成員數量由2010年的4名增加到9名,第三梯隊成員數量由2010年的9名下降到7名,第四梯隊成員數量由2010年的15名下降到8名。 二是我國區域間兩化融合發展不均衡情況明顯。第一梯隊的省份均位于東部地區,第二梯隊以中部地區省份為主,第三梯隊以西部地區省份為主,第四梯隊的省份均位于西部地區。這說明我國兩化融合發展水平呈現出東高西低的現象,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所占比例較少,且基本集中在東部沿海省份,而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多集中在西部地區。 基礎環境呈現“東好西差”特點福建、遼寧、上海、江蘇、浙江、廣東、山東的基礎環境明顯優于全國平均水平,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較完善,當地對兩化融合財政支持力度較大;寧夏、山西、青海、云南、西藏的基礎環境最差,固定寬帶普及率和固定寬帶端口平均速度較低,對兩化融合財政支持力度較小。 |
||
|
||